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 中医科>> 健康科普 >>正文

健康科普

抽动症

供稿:赵林 编辑:赵林
字号:
+-14

  有的孩子经常反复挤眉弄眼、扭脖子、耸肩膀、甩胳膊、抽肚子等,这些往往被家长、老师认为是孩子调皮捣蛋、“坏毛病”,真的是这样吗?未必!如果经常看到孩子出现上述类似表现,注意可能是病——抽动症。

  抽动症(Tic disorder,TD),又称抽动-秽语综合征,是一种好发于儿童,以无意识的、无目的的、反复的运动性或声音性抽动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精神性疾病。临床表现为头面、躯干及四肢不自主的抽动,喉部发出奇异叫声或骂詈不避亲疏。具体症状常见眨眼、皱眉、歪嘴、摇头、点头、抬臂、耸肩、扭腰、鼓肚子、踢腿、跺脚、干咳、清嗓、骂人等。抽动症状有不规则的发作间歇期,可因转移注意力而减轻,睡眠时症状消失,压力过大、精神紧张时症状加重。除抽动症状外,常常伴有强迫、多动、冲动及注意力缺陷等症状。

  法国医生 Gilles de la Tourette于1885年首次描述了抽动症。此后,该病并未得到足够重视。20世纪60年代以前,一直视为病因不明、罕见、可自愈性疾病。医学界对此病认识很混乱,常把抽动症的表现当成“坏毛病”、“沙眼”、“结膜炎”、“咽炎”等,即使能识别者也常因持有“可自愈性”的观点而延误治疗。然而,近30余年来医学界对抽动症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,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普遍认为抽动症非常多见, 发病率在儿童、青少年群体中较高,世界各国略有差异,约0.4-3.8%。自愈倾向减低,一项由22个国家参加的3 500名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的综合研究中,在接受治疗的情况下,19.4%病人16岁以后仍然症状明显。抽动症的病因、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也受到神经精神疾病研究者的重视。抽动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虽然不十分明确,但普遍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因素、中枢神经递质失衡、神经生化异常、神经免疫异常和精神因素等诸多方面有关。因抽动症发病与多方面因素有关,目前治疗一般采用多维综合治疗的方案。就药物疗法而言,西医长期以来主要应用抗精神类药品来抑制抽动症状,如氟哌啶醇、硫必利、泰必利、利哌酮、喹硫平、奥氮平等,这些药物常出现较为难以接受的副作用,如嗜睡、镇静、乏力、头昏、椎体外系反应(如肌张力障碍、静坐不能、帕金森氏病样震颤)等。

  积极从中医药中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,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。在中医历代文献中无抽动症记载,但根据其临床表现,可归属为中医学“抽搐”、“瘛瘲”、“肝风”、“筋惕肉瞤”、“慢惊风”、 “梅核气”等范畴,若伴随行为问题明显者,也可将本病归于“郁证”、“脏躁”等范畴。以中医科李安源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,认为病位主要在肝,涉及心、肾、脾等脏腑,多与“虚、风、痰、火”有关。主要病机有心肝亏虚、阳亢风动,脾虚失运、痰浊阻窍,痰火扰心、神明失志等。基于病机、辨证施治,研制多首治疗抽动症的中药方剂,临床疗效显著,且无明显毒副作用。

  抽动症的治疗还要重视情志调摄。由于抽动症常强迫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,患儿常有轻度抑郁或焦虑等表现,在药物治疗的同时,常注意对患儿的心理、情志的调摄,家长要外松内紧,不必过分关注孩子抽动症状,避免指责或强行制止抽动的发生,日常生活中积极鼓励患儿提高治疗信心,减轻患儿学习和精神压力,避免过度劳累和看过于刺激性的电影或电视剧,禁止玩刺激性电子游戏;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;饮食上注意均衡营养、平衡膳食,忌食辛辣或肥甘厚腻的食物,少食或少饮添加色素的零食或饮料,使药物治疗和心理调摄相得益彰,利于疾病的康复。


相关科室 | 相关医生 | 相关文章 | 相关咨询 | 相关视频 | 相关疾病

相关科室

yabo正网 是国内较早设立中医专业的综合性医院之一,2023年获批国家中西医协同“旗舰”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。中医科创建于1958 年,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医专科专病诊疗特色,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于一体的一级学科。中医科目前共有医护人员44名,医师25名,护理人员19名,其中正高级人员12名,副高级人员 9 名,有博士学位人员20名,有硕士学位人员3名,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6名,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6 名,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6名,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4名,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指导老…

相关专家

姓名:李安源 主任医师 向Ta咨询详细

专长:中医儿科、中医内科疾病,擅长于对发热性疾病、感冒、支气管炎、肺炎、哮喘、心肌炎、肾炎、胃炎、肠炎等病的诊治,尤其对抽动症具有深入研究。

简介:博士生导师

相关疾病